9月1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高发态势,与此同时,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技术对抗性日益加大,精准诈骗逐步成为主流模式,诈骗黑灰产业链更加专业化。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整体态势严峻,互联网应用成为诈骗实施的重要渠道。
电信诈骗手法多样,常见类型包括:
-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要求被害人将钱款转入所谓“安全账户”。
- 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通过电话或社交账号冒充被害人的熟人或领导,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
-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诈骗(杀猪盘):通过网络交友建立信任后诱导投资,开始让被害人小额获利,之后诱导大额投资并关闭平台消失。
- 刷单返利类诈骗:以网络兼职刷单为名,开始小额返利,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大额投入,最后失联。
-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投资理财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投资,开始小额获利,之后无法提现。
- 虚假购物服务诈骗:发布低价购物广告,诱导私下交易,要求先付款后发货,收款后失联。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重要信息
不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避免成为诈骗帮凶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设置复杂密码,不重复使用密码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警惕高回报投资诱惑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不轻信要求转账的信息,及时核实
如果遇到电信诈骗,我应该如何及时报警?
- **尽快拨打110或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拨打110后,民警会立即采取措施止付,防止您的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电话报警后,您还需要尽快前往最近的派出所进行详细笔录,以便案件能进一步开展侦查 。
- **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等相关信息**:保存好汇款或转账的凭证,例如ATM机转账的凭条、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截图。保留本人及对方的完整账号信息,这将帮助警方进行调查 。
- **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举报**:您可以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点击“我要举报”,对发现的可疑信息进行在线举报,为公安机关提供反诈线索 。
- **拨打96110电话举报咨询**: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也可以通过专线向反诈中心进行核实和举报 。
- **利用其他官方提供的工具和资源**:例如,使用“一证通查”在支付宝APP中查询自己名下的电话卡数量,或使用“云闪付一证查卡”查询电话卡、银行卡数量,以及使用“反诈名片”功能快速甄别来电是否来自反诈部门等 。
- **遵循“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以提高防骗意识 。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2年9月2日通过,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意识,加强技术手段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共同筑牢民生安全防线。